

何国俊同志,党员,伤残军人,1987年,退伍分配到通城县水利系统工作,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按照共产党员的要求,30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基层,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
一、是党员,坚守基层不言苦
水利局有十几个下属单位,大都在边远山区。何国俊同志退伍后,首先分配在县东北方向偏僻的深山沟里龙潭水库管理处,干的是发电、护库、巡渠等工作,做到业务知识精通、防汛抗旱调度有方、水利工程运行正常、安全生产零事故,虽然工作枯燥无味,但扎根基层没有半点怨言。由于工作积极,勤勤恳恳,主任让他干会计,并担任党支部委员。从1987年到2004年,他先后转战全县东南西北偏远的东冲水库、云水村等五个单位,还三次任县、局领导挂点住村的扶贫工作队员、副队长、队长等职。驻村扶贫工作期间,认真做好走访日记,访贫问苦,经常自己掏腰包,看望贫苦对象与老党员,与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何国俊同志每到一处想到的自己是共产党员,忠于党、终于人民、终于事业,没有索取,只有贡献。17年来,先后15次被县、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二、是班长,以身作则带头干
何国俊同志,先后任过水管站长;水库管理处主任;公司经理等职务。这些单位都不大,他始终坚持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的风格,工作带头干,任水库管理处主任,巡库、维修渠道,都以身作则,不怕苦、不怕累,带头干,抗旱放水24小时巡渠,白天烈日酷暑,夜间蚊虫叮咬,他比普通职工付出得更多。2004年,他调到县抗旱服务队任专职副书记。职务上从正职变成配角,他以大局为重,正确对待组织安排,没有半点情绪,工作热情不减,照样努力干好本职工作,这样一干就是十年,真正体现了老黄牛精神。2013年任防汛抗旱服务队队长兼水电服务公司经理,改善经营环境、维护经营秩序,精打细算、开源节流,为公司赚得最大利润,公司面貌焕然一新,他作为经理和其他干部职工一样值班服务,每遇到突发情况,不论夜间什么时候,他都是第一个赶到现场妥善处置,由于他以身作则,其他干部职工工作从不懈怠。
他到防汛抗旱服务队的第一年,领导把县城城区阴山河清淤工作交给他,这条长3公里左右,4米宽的小河,由于居民倾倒垃圾及种菜,成了一个小水沟,水沟里臭味熏天,阻塞严重影响行洪,遇下雨,臭水漫路,甚至漫进居民家中,群众怨声载道。他领受任务后,清淤要铲除居民所种的菜,工作阻力不小,有的甚至阻拦谩骂,他面对冷脸、挨骂,耐心逐个做工作,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用了20多天时间,清除淤泥900多车,6000余方,河道疏浚了,后得到附近群众高度赞扬。
2016年春节前,领导又把秀水公园河面打捞垃圾的工作交给他,正值60年一遇寒冬,他不讲客观,带领职工冒着刺骨寒风,在冰冷的水中打捞数天,清除垃圾数十吨。还了一个美丽的公园,让城区人民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
三、是公仆,永保清廉树正气
履职责、树正气,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充分显示党的感召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加强阵地建设,完善学习制度,创建交流学习平台,丰富学习内容,按上级要求落实党建硬件设施;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定点、定时、定内容,开展党员干部职工善学法律、法规、政纪政规,并针对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彻底规范每个人的行为,让干部职工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积极主动组织开展各级组织活动,增强组织活力,形成组织合力,调动干部职工动力。何国俊同志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利,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有人拿着红包、提着烟酒找他,求他帮忙办事,他一一拒绝,所有决策公开透明,坚持集体讨论决定。防汛抗旱服务队,虽然单位不大,但每年有数十万元防汛抗旱物资采购、储备、发放。他身为负责人,严把采购、发放关,从不从中谋取个人半分私利,不为亲戚朋友搞丁点关系。做到了账目清楚,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鄂公网安备 4212020200025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12000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