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人,多么美妙的字眼。带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带着一腔豪情与青春热血,1985年10月曹俊文同志踏上南去的列车,投入到了火热的军营生活。
水利文,多么动听的名字,不论是天之南还是地之北,也不论是洪水季节,还是干旱时期,处处都有水利人忙碌的身影。曹俊文同志1999年7月退役转业到地方,成了水利战线的一员。
军人,需要的是勇于吃苦、敢于吃苦、不怕流血、不怕流汗,在危难面前总是冲锋在前勇于献身。水利人呢?当电闪雷鸣、大雨磅礴街上万人空巷的时候,而水利人却冒着倾盆大雨,行走在大河两岸、渠道旁边,昼夜守护,这是何等的相似!
就这样,军人、水利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部队曹俊文同志苦专研军事技术,由他报送的雷达监测数据准确度达到99.5%,年年被评委优秀士兵,1988年7月被部队党组织推荐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经考核成为一名专业军士,1991、1992年更是被海军司令部、政治部评委全国优秀雷达兵。曹俊文同志在海军部队一待就是14年,这段难忘的军旅生涯锻炼了他军人的品质,并成为了他今后人生的财富。
1999年7月,曹俊文同志从一名优秀的海军军人光荣退役回到了地方工作以后。回到通山后,曹俊文先后在县防汛办、水利局农水股、党办等工作岗位工作。由于曹俊文同志是一名优秀雷达兵,在一回到通山的时候就被分配到了县防汛办,在防汛办他一干又是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间,他由一名优秀的军人成功转成了一名优秀水利人。
他几十年如一日在最基层,以军人的风骨坚守着水利的清贫,用真挚情感诠释着对水利事业的热爱。他毕竟不是水利专业出身,但水利工作要求有过硬的水利专业知识。初入水利,他只争朝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钻研工程专业知识,理论结合实际,虚心请教、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在他的努力下,他不仅拿到了大专文凭,还考到了水利工程师。两年时间,他从门外汉蜕变成一名技术全面、业务突出的专技人才。平凡的岗位,他用自己的辛劳和胆识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让同事刮目相看。
水利事业是光荣而神圣的事业,奉献远大于回报,没有忠诚就难以坚守。这些年,他始终立足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把满腔热情撒向水利事业。在参加工作的几十年里,那里需要他,他就在那里。防汛抗旱期间,他为了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他向主要领导出谋划策,主动请缨负责水利工程最多的乡镇,以最快的速度组织人员,在此期间,他没日没夜穿行在自己负责的水利工程安全检查中,他仔细检查爬出工程安全隐患,确保安全度汛。作为水利技术指导员时,他严格要求施工质量。2015年转岗在任职农水股,他迅速进入工作岗位,理清全县水利工程运行状况,做好年度整修规划,尤其是小型水利工程工程维修养护工作中,他坚持做到吃住在工地,脚磨出了水泡,身上晒得脱了皮,他全然不顾,一心扑在工作中,彰显水利人“献身、负责、求实”的本色。
天道醣勤,曹俊文同志多次受到上级表彰,2008年被县人民政府评为劳动模范,2011年被彩票平台委、市政府、市防反指评为防汛抗旱先进个人,2014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个人,连续多年被水利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他用自己行动赢得了领导和职工的广泛好评。
卸下军人的荣耀,摘下水利人的光环,曹俊文同志总说“我就是一名普通人”。在单位决定推举他为“最美水利人”候选人的时候,他还是再三推托说“我仅仅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水利职工,我身上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更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是的,没错,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都是普通人、平凡人,但是曹俊文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发扬钉钉子精神,踏实肯干,难道不是“最美水利人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平凡岗位上,他勤于专研,敢于担当,为水利事业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他用自己的满腔激情在水利事业中挥洒热血。
鄂公网安备 4212020200025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12000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