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孟书记:
第三点,就是公园城市的问题。市委作出这个决定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对公园城市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公园城市是总书记2018年2月在四川视察时,对成都提出的要求。总书记提出公园城市,我认为是与五大发展理念紧密相关的。总书记从成都回去以后,参加北京市植树时讲过一句话,我认为是对公园城市进行了一个解读,“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建设公园城市是把整个城市建成一个公园,而不是在城市里建一堆公园,也不是在全市域建一堆公园。这个城市不是仅指主城区,而是指全市9861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所以,我们对公园城市要好好地了解,好好地理解。
一是要打牢生态基础。这是建设公园城市的核心。要尽少破坏。不能一方面去破坏生态,另一方面又要去保护生态。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先是尽少地破坏,之后是保护,之后是建设,最终目的是利用。利用的时候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要加强管理。十六潭公园里面有几百座坟墓,这不符合公园城市的要求我们的乡村也有很多坟墓,而且建得有点大,每年因为上坟引发多起火灾,造成不小损失。这都是陋习,必须改革。我们建公园城市,肯定是给咸宁人建的,但是要发展,一定要面向外地消费者,面向到咸宁来消费的人,这样才能支撑起公园城市建设。如果就咸宁300万人在这个地方自娱自乐,哪有钱建设?哪有钱保护?根本不可能形成有序有效利用。建公园城市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发展经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市政府大楼前面的淦河,下一两天雨,水就浑得不得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上游的植被不行,建设粗放,设施不足。全市的林地覆盖率是62%,森林覆盖率是50.4%,与生态好的地方比还差得远。如果要靠生态来发展经济,我们的量还远远不够,质还远远不优。总书记讲的“两山理论”,绿水青山怎么变成金山银山?我们要怎么转化?就是要把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生态建设到了转化临界点,到时候搞生态产品,或农产品,或林产品,或搞文化旅游,或搞健康产业,都有坚实支撑,这才能实现转化。大家要注意,“两山理论”讲的转化是双向的!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咸宁和武汉的关系。我们在武汉“1+8”城市圈里面,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咸宁不会取得大的发展。首先,依靠武汉,因为武汉是这个城市圈的中心城市。现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城市群,也叫城市连绵带。在武汉城市群里面,武汉就是中心城市,周边从市到县、到乡、到村,都是经济连绵带。我们要学会借船出海、借台唱戏,要依靠武汉,甘当配角,利用它的先发优势。第二,要勇当主角,以我为主,就像朱时茂和陈佩斯演的小品一样,当配角不代表就永远是配角,当配角也能玩出花来,彰显自己的存在,也有“最佳配角”。如果配角可有可无,变为群众甲、群众乙,就不是配角了,那是“跑龙套”。所以,配角也不是想当就当的,一劳永逸、不努力,配角都当不上。城市群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城市化率要到70%,不到70%它的优势发挥不出来。我们的城市化率也就50%多一点,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可能也就40%左右,差距很大。光有房子不行,房子里得有人,有人还得要生产和生活,这才叫城市化。如果说盖了一堆楼,楼里面没人,没有人在这个地方生产生活,那不叫城市化。很多人买了房子长期闲置坐等升值,这是在吃掉我们城市的未来想要让人在这里生产生活,就得给他提供各种服务,让他愿意留在这里。
我们既要依托武汉、依托湖北,还要放眼全国、放眼全球。因为只有范围更大,才能更凸显我们的优势。在武汉城市圈里面,我们的优势可能会被周边城市抵消,因为整个湖北的生态都是不错的。但是如果市场扩大了,我们的优势就凸显了。比如说水的资源,我们这么多水资源怎么利用?比如说发展生态农业,如果生态好了,我们的农产品、旅游文化也能不断做大,然后再发展到大健康产业。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讲,一定要注重“治未病”,而不能等病已经成病了、病入膏育了,再把大量的医疗资源往里面去投。咸宁的优势就在这。我们的大健康产业怎么发展?基础是生态,紧接着就是良好的基础设施。其中最主要的是什么?健康的水、食品和医护条件。现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75亿,武汉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21%。这些人将来怎么办?这就是经济,这就是共享共赢,不能满足于有,一定要好。
三是要做好全域规划和土地利用。城市发展,核心是规划,还有土地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借助这次土地规划、城市空间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三规合一”的机会,把规划做好。我们有几个地方做得不错,白墙、青砖、坡屋顶都很漂亮,这就是特色,但是太少了。农村的楼越盖越多,完全是浪费。在农村花30万元盖一栋楼,盖好之日就贬值10‰,过一年再贬值10%,因为农村房屋交易市场根本不存在。城市化是世界潮流,发达国家现在城镇化率达到9%以上,美国是95%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一方面,在农村建房进行无效投资,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城市化后继无人,没有有效消费,有钱的人买了更多的房子之后闲置。所以,必须加强规划,出台政策,落实中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求。要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规划一旦定了,就要在媒体上公开,然后严格执行。
我们现在坚决反对农村盖房,是要真正使农村的耕地、农地实现流转,让集体的土地入市,让宅基地变钱。现在农村的问题是什么?是要发生回归聚变。大量的资本、技术、人才下乡,土地政策也在调整完善,发生聚变,农村就能真正脱贫致富。聚变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进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新一轮的发展战略就是乡村振兴,我们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
四是要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目前,我们城市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市区常住人口虽然不算多,但经常出现交通拥堵;城市建设质量还不高,没有独特的城市标识,特色精品街区不多,等等。因此,要注重补短板、提质量、出特色,把城市做精做特做美。补短板,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该绿化的地方要绿化,该打通的道路要打通,该建的停车场要建,特别要重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补齐看不见的短板,做到既重“面子”,更重“里子”。提质量,就是要强化精品意识,大力发扬“工匠”精神,把每个工程、每个项目都当成艺术品来打造,垒好一砖一瓦,栽好一草木,着力打造一批精品建筑、街区和标志性景观,把道路节点建成景点,把城区建成景区。出特色,就是要彰显城市特质,将自然风貌、历史文化、城市精神等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给城市注入灵魂。乡村建设要注重保留乡村风貌,结合山水田园文化,打造具有鄂南特色的古村落群,推动特色旅游发展。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来咸宁后,我调研了一些地方,发现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国道还是高速公路,卫生条件堪忧,垃圾随处可见。这不是人的素质问题,而是管理存在问题。要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提高城市的品位。不只是主城区,还包括各县、乡、村,最基本的要求是干干净净。我们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人居环境。城市管理工作每天都是新的开始,就像太阳一样,每天升起和落下,天天“归零”。因此,我们的城管干部包括城管局长,办公室应该设在大街上,在一线掌握大量真实情况,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做到见事管事,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好,用心管理城市,真正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王市长:
深入实施“133”区域和产业布局,全力打造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建优建美长江流域公园城市,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践行“两山论”,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建设文明示范市、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优建美长江流域公园城市。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突出“北上东进西展”,加快构建以咸宁宜居主城、官埠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横沟科学城、凤凰新区为核心的城乡共融发展布局,建设美丽宜居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