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学习资料(二)
一、公园城市的提出
2013年以来,习近平同志先后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美丽中国。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时强调: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再次强调绿化祖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提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明确要求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二、公园城市的内涵
随着城市化浪潮的兴起,世界各地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如何建设城市、如何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作了不少探索与实践,如号称花园城市的新加坡、最早被称为公园城市的堪培拉等。还有我国一些地方提出建设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等等。近年来,我国的成都、贵阳、扬州等地先后提出建设公园城市。
1、业界专家和学者的诠释:
① 同济大学吴志强教授曾对公园城市作出解释,“公”代表公共,强调公共交往功能;“园”代表生态,强调生态系统;“城”代表生活,强调人居与生活;“市”代表生产,强调产业经济活动,简言之为“一公三生”。
②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认为,公园城市的载体是“园”而关键在“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开放型、可达性、亲民性的公园体系,打造人人向往的人居环境。
2、理论界认为,公园城市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是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体现了集生态性、文化性、功能性、人本性、普惠性等为一体的城市发展与建设理念。通俗地说,公园城市是融城市于公园之中,把城市当公园来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种城市建设管理模式。
3、咸宁对公园城市的规划解读:
公—公共空间、全民共享;园—生态系统、绿色本底
城—生活宜居、功能完善;市—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公园城市的要义解析:
(1)公园城市建设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最新理论成果。
(2)公园城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最有效载体,是城市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
(3)公园城市是我市“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建设国际生态城市”的重要抓手;是我市落实省委提出的“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的重要支撑。
(4)公园城市≠城市公园≠花园城市≠园林城市,更加强调民生性、普惠性、开放性和共享性。
(5)公园城市就是城市在公园之中,把城市当成公园来规划、建设和管理。
三、公园城市咸宁速度
2018年7月4日,我市召开公园城市建设专题会议,正式启动公园城市建设相关工作。
2018年8月17日,市委五届四次全会提出,突出“小巧、精致、灵动”的城市特质,建优建美长江流域公园城市。
2018年12月11日,我市召开十大信誉彩票平台公园城市建设标准研讨会,启动公园城市建设标准研究制定工作。
2019年1月5日,彩票平台委五届五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决定紧紧围绕加快建成全省特色产业转型发展增长极、建优建美长江流域公园城市的目标定位,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形成“133”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加快实现咸宁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2019年4月29日,原市委书记丁小强,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率领相关部门,专题调研公园城市建设工作。
2019年10月14日,《公园城市建设指南》获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
2019年10月16日,ISO/TC268 2019秋季工作会议(咸宁公园城市标准论坛)在咸宁召开。
2020年3月6日,《十大信誉彩票平台公园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2020年3月10,十大信誉彩票平台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围绕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升级示范区和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咸宁高质量发展。
2020年4月26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广泛开展推进咸宁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统一、大转变、大落实”活动,引导全市上下在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和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加快推进咸宁高质量发展上形成思想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