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8日-29日,水利部在广州召开了2021年水利建设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十三五”水利建设工作成绩和经验,分析研判形势,安排部署“十四五”重点工作。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建设司王胜万司长对2021年水利建设工作进行具体布置,广东、安徽等省进行了交流发言。会议还安排了小组讨论,并组织考察了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现场。这次会议内容丰富、安排紧凑,会议精神主要体现在魏山忠副部长的重要讲话中,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会议充分肯定了“十三五”水利建设工作成就
“十三五”是我国水利建设史上不平凡的五年。特别是2020年,各级水利部门在新冠肺炎疫情和重大汛情的双重考验下,负重前行、敢于担当、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第一,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1.2万亿元,工程整体进展顺利。“十三五”重大水利工程完成投资超5500亿元,年度中央投资计划完成率均高于90%。
第二,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有序实施。五年来,先后实施了250座大中型和1319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累计投资1536亿元用于中小河流治理,累计治理河长5.21万公里。这些工程在抵御洪涝灾害中发挥出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
第三,建设质量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各级水利建设部门把保障建设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强化各项质量监管措施,推动质量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在2020年汛情较常年明显偏重的情况下,全国大江大河和重要圩垸堤防无一决口,大中型和小(1)型水库无一垮坝,工程险情显著减少,说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整体上是可靠的。
第四,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全面加强。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通过修订印发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优化升级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平台、一网汇集全国信用信息、完善信用评价工作机制、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强化不良行为联合惩戒等手段多措并举,基本建成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全面排查整治水利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行为,共计清除挂证人员3万余人。组织开展水利建设领域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第五,水利建设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出台了加强水利建设项目法人管理的指导意见,推动项目法人组建规范化专业化,强化项目法人监督管理。启动了水利建设监理制改革,水利建设招投标全面进入电子招标阶段。建管模式有创新,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等建管模式全面推广。信息化技术应用取得积极进展,水利行业BIM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二、要深刻认识水利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水利建设工作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党中央关于“三新一高”的战略要求,切实找准水利建设工作定位和方向,不断推动水利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第一,深刻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形势任务。进入新发展阶段,对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赋予了新的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新发展阶段对加快补齐水安全保障短板提出了新要求。二是新发展阶段对拓展水利建设领域提出了新要求。三是新发展阶段对提升水利建设标准提出了新要求。
第二,深刻把握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的原则要求。水利建设工作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利建设高质量发展。一要从根本宗旨上把握新发展理念。二要从问题导向上把握新发展理念。三要从忧患意识上把握新发展理念。
第三,深刻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所担负的职责使命。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要积极适应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求,并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一是水利建设要为扩大内需做出贡献。二是水利建设要为经济循环畅通做出贡献。三是水利建设要为推动自主创新做出贡献。
三、要扎实做好当前和“十四五”水利建设工作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的关键时期。“十四五”期间水利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水利建设管理水平,保障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保障水利建设市场规范有序。围绕做好“十四五”和2021年水利建设工作,要着力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第一,要切实强化质量管理。各级水利部门必须把质量管理放在水利建设的核心位置,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真正做到质量为先。要提高政府质量监督效能,加大对关键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坚决防范质量事故发生。要开展质量问题专项整治,切实解决质量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要严格质量责任追究,采用法律、行政、经济、信用等多种形式追究质量责任。要坚持和改进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制度,优化考核指标,更好发挥考核对质量工作的示范引领和指挥棒作用。
第二,要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进度。各级水利部门务必全力以赴,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切实保障工程建设进度。要强化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落实好项目法人建设管理的主体责任、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和地方政府的组织协调责任,形成项目法人负责、部门监管、政府协调、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当前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率低的问题十分突出,各级水利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尽快扭转验收工作滞后的不利局面。
第三,要积极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要按照水利部加强项目法人管理指导意见,结合实际,规范项目法人组建,提升项目法人管理水平。要因地制宜推行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总承包等建设管理模式,培育常设性专业化建设管理机构。要积极稳妥推进建设监理制改革,明确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的职责定位,解决监理效果不能充分发挥的问题。要立足于我国建筑行业劳工市场的实际情况,探索劳务队伍的管理方式创新,推进水利建设分包管理改革。要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行政监管、信用监管融合统一,提升管理效能。
第四,要严格规范建设市场秩序。要进一步强化水利建设市场准入管理,做好水利工程企业资质改革,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提高行政许可质量效率。要破除招标投标领域各种隐性壁垒和不合理门槛,逐步建立以业绩、信用、履约成效为核心的投标人资格审查制度,加快水利工程电子招投标监管系统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的招标投标营商环境。要进一步规范水利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加强对信用信息认定和报送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对不良行为信息的公开力度,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要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要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招投标等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挂牌督办,切实维护水利建设市场健康有序。
第五,要不断健全法规标准体系。要以规章制度全覆盖为目标,抓紧填补制度空白。要查找现行制度与水利建设实际不协调的问题,及时修改完善相关制度。要着重提高制度执行力,突出责任落实和追责问责。要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简化程序,实现规章制度管用高效,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工程定额修编,适应水利建设现代化需要。
第六,要大力提升水利建设现代化水平。要积极推动水利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大新科技、新技术的基础性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加快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实践,推动水利工程建设水平整体提升。要积极推广以BIM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和电子档案签章等信息化手段。要依托信息化系统,加快汇总形成全国互联的水利建设数据库和监控网,进一步夯实水利建设工作基础。
四、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管理队伍建设
“十四五”水利建设工作任务艰巨,广大建设管理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一要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二要持续改进作风,树牢担当意识。三要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工作效能。四要坚持依法行政,防范廉政风险。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廉洁勤政的水利建设管理队伍,服务保障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