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平台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全省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督办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索引号 : 11337629/2011-1055057 文       号 :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单位: 彩票平台

名       称: 全省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督办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发布日期: 2011年08月09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11-08-09 15:23:00

  2011年7月20日下午,省水利厅在武汉召开全省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督办会议,传达了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对推进全省重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安排部署,周汉奎副厅长和规科处刘纲处长作了重要讲话。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向大家传达这两个会议的精神,并结合我市实际讲一下贯彻落实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会议7月14日在北京召开,水利部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陈雷部长出席会议并作了主题讲话,矫勇副部长主持会议并作了总结讲话,总规划师周学文司长参加会议并对中小河流治理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这次会议的精神主要是四个方面:

  1.充分认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的意义。陈雷部长指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任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是完善防洪减灾体系的迫切需要,是对各级水利部门的重大考验。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需要完成5000多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的治理任务,涉及8000多个项目,需要治理的河长高达6万多公里,时间之紧、任务之重、强度之大、要求之高前所未有。全国水利系统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推进这项工作。

  2.科学合理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具体有4点要求:一要立足防洪体系全局,科学确定中小河流治理标准。坚持区域服从流域、局部服从整体,妥善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关系,统筹河流整体防洪要求,统筹地区发展水平;二要着眼维护河流健康,科学确定中小河流治理模式。要高度重视大规模治理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确定治理模式,维护河流生命健康。要尽可能保持河流自然形态,注重河湖水系连通;三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科学确定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就是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要河流河段,突出与江河支流治理衔接的项目,突出灾后重建项目;四要围绕充分发挥综合效益,科学确定中小河流治理方案。要充分考虑河流特性,统筹兼顾河流功能,科学进行方案比选。

  三是全力以赴打好中小河流治理攻坚战。第一,建立健全中小河流治理的组织体系。一要成立省级领导小组。二要加强部门协调。三要明确职责分工。各地要逐级落实各级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责任,逐条河流落实政府责任人、主管部门责任人和建设单位责任人。第二,突出抓好中小河流治理的前期工作。一要确保前期工作投入。二要加强前期工作组织。三要保证前期工作质量。就是要监督指导勘测设计单位严格按规程规范和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初步设计编制的指导意见》来编制前期工作文件,严格按照程序组织审查审批,落实审查审批责任,把好前期工作的质量关。第三,切实保障中小河流治理资金投入。一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二要合理利用各类专项资金,多渠道筹集地方配套资金。三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创造条件鼓励和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建设。第四,积极创新中小河流治理的建管模式。一要抓好项目法人组建。二要规范招标投标。三要加强建设监理。四要及时竣工验收。研究制定验收管理办法,确保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及时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发挥效益。第五,全力确保中小河流治理的四个安全。即工程安全、资金安全、生产安全和干部安全。第六,切实建立工程建后管护的长效机制。一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好工程建成后的管理责任、管理人员和管护经费。二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各地要相互学习借鉴,结合实际抓紧建立中小河流管护的长效机制。三要依据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水行政执法,强化中小河流河道管理,杜绝乱采、乱挖、乱堆、乱建等现象,保障河道安全。

  4.全力抓好2011年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一要狠抓前期工作。抓紧编制2013~2015年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十二五”后三年的治理任务;二要狠抓责任落实。从今年起,中小河流治理将全面实施责任书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逐级签订责任书。三要狠抓建设管理。采取强有力举措,千方百计保证工程建设进度。8月底前水利部将出台中小河流治理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和资金管理细则,年底前出台中小河流长效运行管护指导意见。要求年底前,试点项目建设要全面完成,2012年全面完成近期规划实施方案的治理任务。要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四要狠抓机制创新。建立健全质量保证机制、进度通报机制和奖惩机制。今年,财政部、水利部还将组织开展针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绩效评价,对进度慢、问题多、绩效差的地区和项目,要减少或停止资金安排。还将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末位惩罚制度,与重大项目审查审批挂钩。五要狠抓监督检查。要把监督检查作为确保四个安全的重要手段,对检查、稽察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定期通报、约谈等方式督促整改,问题特别突出的项目要挂牌督办。六要狠抓宣传培训。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全省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督办会议精神

  这次会议的精神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分析当前水利前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湖北省需要继续抓好长江中下游等大江大河整治;系统治理17条江河主要支流、重点治理256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2012年前完成125个项目治理任务;实施洪湖东分块、杜家台等蓄滞洪区;实施尚未脱险的45座大中型、587座小(1)型、1866座重点小(2)型和1514座一般小(2)型病险水库及101座大中型病险水闸的除险加固;建设67个县级行政区的山洪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进行32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5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解决1528.9万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启动46处骨干水源工程。这些建设项目,有很大一部份国务院有明确的时限要求,比如2012年底前完成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完成89条中小河流125个重点河段治理项目,2013年底前完成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15年底前完成其余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第二批167条中小河流177个重点河段治理项目。同时,还要在“十二五”时期抓紧开工建设一批骨干水利枢纽工程。由于项目多、数量大、时限紧,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力量和工作经费,并且国家对项目的立项审批也在日趋规范和严格,重大项目立项阶段除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外,还需同步开展移民安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城乡规划选址、节能评估等大量的前期工作。此外,中纪委、监察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已明确将水利项目作为今后监督检查、督查的重点,对我们做好前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认真梳理各类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的要求。主要是按照水利部今年5月份下发的关于加快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各类项目的不同要求:一是江河治理项目。原则上按可研和初设两个阶段开展前期工作。其中:大江大河干流治理项目,明确长江干流宜昌以下及洞庭湖治理项目由地方组织开展前期工作,报中央审批立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流域面积在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江大河主要支流,原则上以省级行政区为单元、以每条河流为单项,根据下发的每条河流参考投资数来编制可研报告,由水规总院或流域机构组织审查,年内完成审查报批工作,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的,按照批复的规划10月份以前完成所有前期工作;蓄滞洪区建设项目,依据《全国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近期建设的任务提出各单项工程和实施计划,以每个蓄滞洪区为单项或以省为单元编制可研报告,报中央审批立项;城市防洪排涝项目,依据省级人民政府审批的城市防洪规划,由地方组织开展前期工作并负责审批。二是枢纽和水源项目。原则上按照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3个阶段开展前期工作。其中:新建大中型水库项目,依据国家批准的全国大中型水库建设规划开展前期工作,大型水库项目由中央负责审批立项,中型水库项目由中央授权地方审批;引调水工程项目,大型及跨流域跨省的由中央审批,其他的原则上由地方审批;三是病险水库和大中型病险水闸项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依据国家批准的规划,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印发的有关规定开展前期工作;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项目参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的程序,三类闸直接编制初步设计,其中大型三类闸的初步设计报告由省水利厅初审,长江委复核,由省发改委或按现行程序批复,中型三类闸的初步设计由省水利厅提出审查意见,省发改委或按现行程序批复。四类闸的前期工作程序由水利部与国家发改委进一步协商以后再定。四是灌区建设与节水改造项目。新建灌区的项目,大型的需先编制规划报水利部审批后,再按照项目建议书、可研、初设的程序开展前期工作,由中央负责审批,其他的由地方审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需进入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原则上一个灌区编制一个可研报告,具体程序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还将发文明确;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项目,按照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的有关文件规定,按安全鉴定、可研、初设3个阶段开展前期工作,安全鉴定由省水利厅组织,水利部灌溉中心复核。可研报告由省水利厅审查,省发改委审批。初步设计由省级有关部门按规定审批。五是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项目。面上的水土保持项目按照规划和实施方案2个阶段开展前期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实施方案由省水利厅商省发改委审批;水土保持重点项目按可研、初设2个阶段开展前期工作;小水电代燃料项目,以项目为单元由县级水行政部门组织编制实施方案,由省水利厅会同省发改委组织审查和批复,报水利部备案。小水电代燃料的电站项目,要编制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可研报告由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报同级发改委审批,初步设计由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项目,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方案,由省水利厅会同省发改委审查和批复后,报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备案。纳入全国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要进行可研和初设2个阶段的工作,可研报告由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地方发改委审批,初步设计报告由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六是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等项目。中小水库通信系统建设由省水利厅负责前期工作,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由国家防办负责前期工作,洪水风险管理制度及防汛应急指挥抢险能力建设由国家防办、流域机构及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前期工作;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由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开展前期工作。

  3.切实落实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的各项措施。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要求签订前期工作目标责任书;二要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前期质量。要求3年内达到年度水利投资的3%以上,今后安排年度投资计划要把前期工作经费落实情况作为重要依据;三要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要求各市州各单位明确前期工作联系人,按月通报前期工作情况,及时掌握工作进度。

  4.对近期几项具体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要对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进行梳理完善。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梳理规划思路,调整投资方向,增加建设内容,并抓紧与规科处和规划编制单位联系,确保规划质量,将符合政策要求的重点项目全部纳入规划;二要认真完成2012年中央和省水利投资建议计划编制; 三要克难攻坚,确保水利普查工作进度和质量。

  三、贯彻落实两个会议精神的几点建议

  1、吃透精神,对号入座。根据这两个会议的精神,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各县市区和机关各有关科室要对号入座,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抓好中小河流治理的有关工作。主要是3个方面:第一,对已经下达投资计划的,要抓紧组织实施,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到目前止,我市已下达投资计划的有金水河渡普段、横沟河、通山河新城区段、赤马港、隽水河等5条中小河流,要认真抓好组织实施。特别是通山河新城区治理项目,作为第一批中小河流的试点项目,要确保今年年底以前完成。按照国家的安排,从今年起,中小河流治理将全面实施责任书制度。财政部、水利部还将组织开展针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绩效评价,对进度慢、问题多、绩效差的地区和项目,要减少或停止资金安排。还将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末位惩罚制度,与重大项目审查审批挂钩。因此,请各县市区要予以高度重视。第二,对已下达前期工作任务的,要在8月15日以前将初步设计报告报省水利厅审查。淦河温泉城区段、金水河潘家湾段、通山河大路段3个项目要抓紧做好前期有关工作,保证按期上报。通山厦铺河车田段和陆水河崇阳段前期工作已经完成,要注意搞好项目的跟踪,尽快落实投资。第三,对已进入中小河流治理省级专项规划的项目,要配合做好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全省2013-2015年中小河流治理的实施方案,省水利厅已经委托省水科院统一编制。各县市区要注意与省水科院搞好衔接,按要求提供基础资料。二是扎实做好其他各类项目的前期工作。对于已进入各类专项规划的江河治理项目、枢纽和水源项目、病险水库病险水闸除险加固项目、灌区建设与节水改造项目、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项目及监测预报预警体系项目等,要按照全省的统一要求,加快做好前期工作,特别是陆水、富水作为我市大江大河主要支流的治理项目,省里要求富水在8月底以前、陆水在9月底前完成可研报告编制。

  2.筹措资金,确保质量。当前,各类项目前期工作的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投入。为此,各县市区一定要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千方百计筹措落实前期工作的各项费用,确保前期工作质量。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了适应当前水利建设项目大干快上的需要,各县市区一定要加强对项目前期工作的领导,成立专班,落实责任,保证前期工作顺利进行。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开动脑筋,多想办法,钻门路,出点子,在争取大项目上下功夫,在争取更多的项目上下功夫,充分把握历史机遇,把我们咸宁水利改革和发展的事情办得更好。

新葡京博彩app 澳门新葡京博彩 亚洲博彩平台排名 十大博彩网站排名 澳门网络赌场官网 四平市科技局 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南宁市科技局 山南市科技局 榆林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