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平台“十一五”水利发展成效显著
索引号 : 11337629/2011-1055056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单位: 彩票平台
名       称: 十大信誉彩票平台“十一五”水利发展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 2011年08月09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11-08-09 15:23:00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水利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水利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在彩票平台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水利厅的支持指导下,全市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不断更新治水理念,坚持依法治水、科学治水,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防汛抗旱减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科学防控,精心调度,先后战胜了2007年严重干旱、2010年严重内涝和其它年份发生的局部水旱灾害。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出现了自1999年以来最为严峻的防汛抗洪形势,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应急管理和工程值守,严密布防,科学调控,先后成功抗击了6次强降雨袭击和2次长江洪峰,确保了长江干堤、各类水库和重点民堤民垸的防洪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据统计,“十一五”时期全市累计调度水库拦蓄洪水27亿立方米、调洪35亿立方米,泵站累计排出渍水19亿立方米,各类水利工程通过放、引、提方式,累计提供抗旱用水18亿立方米,抗旱灌溉农田364万亩次,防洪抗旱减灾效益达到60多亿元,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防洪和水资源保障。
(二)大力推进民生水利,水利工程建设迈上新台阶。五年来,我市抢抓国家加大水利投入的政策机遇,共争取水利项目123个,总投资20.79亿元(其中国家投资96785万元,省投资30440万元,地方配套及银行贷款等73701万元),共开工各类水利工程7019处,完成土石方3692.55万方,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多个县市区被评为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咸安区2008年还被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一是全面完成了省厅下达我市91.54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共建成各类安全饮水工程949处。二是圆满完成了进入中央专项规划的6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9座,重点小(1)型水库54座),并全部通过了验收。三是规划内的6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全面开工,并完成了陆水、三湖连江2处大型和南川、云阁龙、青山、石雨塘等4处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阶段建设任务。四是全面完成列入国家计划的余码头泵站一期和老河排区泵站建设任务,余码头泵站二期也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五是实施了陆水下游河道、南川灌区五支渠、陆水灌区、三湖连江灌区、赤壁市柳山水利血防等5个水利结合灭螺工程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新建灌溉沉螺池10座,综合整治河道1.3公里,堤防护坡15.6公里,完成渠道清淤146.8公里,渠道衬砌133.3公里。六是采取市区一体、部门共建、社会出资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1.58亿元,开展了淦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新建和加固堤防13.17km,新建防洪墙1.87km,河道疏浚10.34km,新(改、扩)建穿堤涵闸(管)55处,景观带建设4100米,绿化面积20多公顷,种植各种苗木100多万株。通过初步治理,提高了淦河城区段部分堤防的防洪标准,改善了淦河水生态和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此外,我市小型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等其它水利工程建设也全面推进。
(三)切实加强依法治水,水行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实施了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每年审核发放取水许可证300多件。对饮用水源地和重点水域实施了重点监测。积极开展了水功能区划管理,加强了入河排污口的监督。每年组织编制和发布《十大信誉彩票平台水资源公报》。二是加大了以河道采砂、水工程安全、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监督为重点的执法检查活动力度,五年间共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110多起,有力维护了正常水事秩序。三是全面落实水利工程建设“五制”管理,积极开展了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行了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定期开展质量监督巡查,有效保证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水利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一是水管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全市45个水管单位全部完成了“两定”工作,落实水管单位公益性人员经费1132.6万元,落实维修养护经费793.4万元,落实的两项经费中财政拨款达1535万元。二是实施了乡镇水利站改革。按乡镇或流域为单元,组建了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的水利管理站或服务中心。三是稳步推进了水价改革。根据农村税费和水价改革精神,积极开展了水价改革工作,对各类灌区灌溉用水面积进行了摸底核实,并完成了三类灌区的供水成本测算。通城、崇阳、咸安三县(区)已全面恢复农业水费的征收工作。
(五)狠抓自身建设,行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全市水利系统扎实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行政效能建设、行风政风建设和文明创建,民生水利、和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科学治水理念深入人心,干部职工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08、2009年我局连续两年在市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被评为先进单位,局机关还先后被评为市直文明机关、市直党建和“双扶”工作先进集体,全市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此外,全市水利系统先后有12个单位、24个个人受到全省表彰(2010年市防办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荣获“全省防 汛抗洪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个单位、2个个人受到全国表彰。
总之,过去的五年,是咸宁水利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面建设、整体提高的五年,是我市水利投资规模最大、规划目标实现最好、行业能力提升最快的重要时期。回顾5年来的工作,有五点重要启示: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关键;二是突出民生水利,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点;三是抢抓机遇争取投资,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础;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动力。五是加强队伍建设,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保障。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我市各项水利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保障能力仍然薄弱;二是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以及水利规划等基础性工作比较薄弱;三是行业能力能力建设,特别是水利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借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的春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三个1号文件要求,突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管理和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构筑以防汛抗旱为重点的减灾体系、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重点的水资源高效利用体系、以水资源保护为重点的水生态健康保障体系、以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为重点的制度体系,大力推进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水利现代化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