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2024年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召开传达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23年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通报2024年气候趋势和洪旱形势预测情况,安排部署2024年水旱灾害防御重点工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廖志伟出席会议并讲话,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厅党组成员王基若出席会议,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红民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水利系统主动担当、奋勇拼搏,成功抵御了汛期24轮强降雨天气和汉江2次编号洪水,有效应对了1961年以来最严重跨年长旱,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了水旱灾害损失,实现了“四不一保”目标,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
会议要求,全省各级水利部门要压紧压实防御责任体系,加快完成汛前准备工作,严密防范流域性洪水,突出抓好“四小”防洪安全,切实管控在建项目风险,统筹落实抗旱保供措施,努力提升履职能力水平,严格执行防汛工作纪律,锚定目标、勇毅前行,凝心聚力、敢作善为,奋力夺取2024年水旱灾害防御胜利,以实际行动、实际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坚实可靠的水安全保障。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我局及襄阳、黄冈等六家单位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郑耀英同志以《创新机制抓落实 科学施策防大汛》为题,介绍我市防汛抗旱工作做法和经验。
咸宁是全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多年平均降水量1580毫米,水利工程众多,头顶库水、脚踏湖水、腰缠江水,水旱灾害易发、多发,素有“三年两旱、十年九淹”之说。在省水利厅关心指导下,我局积极适应改革新形势,大胆探索建立了一套符合新要求的防汛抗旱机制,有力有效防御了2022年特大干旱和2023年超记录强降雨袭击。一是制定“一个办法”:2023年5月20日起施行的《十大信誉彩票平台防洪管理暂行办法》,解决了“谁来防”“防什么”“怎么防”,形成了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防洪管理体制,将防汛责任压实到最后一公里,提高各级各部门防汛能力;二是落实两个机制:为高效应对汛情,将暴雨橙色、红色预警作为提前启动应急响应的条件,建立了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分级负责、以县为主、部门协同的防汛应急响应机制。2022年大旱,通过与12345和媒体无缝对接,坚持问题导向,采取“一人一事一竿子到底”的办法,落实“蓄水在库、分水到户、有水灌田、饮水安全”的要求,建立了以社情民意为先导的抗旱应急机制;三是把握三个阶段:即汛前强化工程排险、汛期强化责任落实、汛中强化应急响应,成功应对2023年6·30、7·22两次特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