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在崇阳县石城镇神口村石壁水库神口引水渠综合治理项目现场,工人们热情高涨,30个工人正在忙碌地进行渠道模具安装施工,5台挖机则在协同进行开挖作业,轰鸣声此起彼伏,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石壁水库引水渠破损严重、杂草丛生导致渗漏严重,难以满足农田灌溉用水和乡镇生活供水的需求,导致从虎爪新河自流引来的补充水量利用率低下,无法满足灌溉用水和乡镇供水的需求。通过修建虎爪新河至石壁水库引水渠道,对该灌区进行再次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可实施区域调水,破解“有渠无水”的困境,达到区域河水入库、蓄水在库、有水灌田和群众用水无忧的多重效益。
“整个渠道全长17.8公里,目前已经完成了6.7公里的治理。”石壁水库引水渠综合治理项目的负责人张宇介绍道。该项目主要采取开挖新渠和渠道护砌两种形式,自9月4日开工以来,预计将在今年年底顺利完成。
张宇还介绍,该项目总投资高达1100余万元,当石壁水库引水渠的维修整治工作完成后,将提高虎爪新河与石壁水库连通渠道的输水量的利用率,从而满足项目区2.31万亩农田的基本需水要求,进一步增强抗御严重干旱的能力。
在通城县,为了早日实现“清澈渠水奔涌而出,一路欢奔而下,灌溉滋润农田”的愿景,石壁水库引水渠项目和东冲灌区改造都在抢抓秋冬季节晴好天气,抓紧施工。
“大家再加把劲儿。”11月28日,位于通城县石南镇柏树村东冲灌区中支渠建设现场,东冲灌区项目负责人吴建国正在调度现场施工情况。
每条干渠都有30至40人在施工。吴建国介绍说,东冲灌区全线总长62.88公里,有东、西、中三条支渠,都在进行紧张的施工,主要建设输配水、渠系建筑物及配套、用水量测及信息化、管理及自动化等四大工程。
“渠坏了之后,水库里放下来的水还没到地里就全跑光了。”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杨波介绍,灌区建成运行50多年来,建筑物老化失修,渠道塌方、淤积、渗漏较严重,过水能力下降,灌溉水利用率较低,管护设施落后等问题日益严重。
作为通城灌区改造的最大项目和通城首个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灌区,东冲灌区改造项目投资4993万元,项目建成后,可以形成配套齐全的骨干灌排工程体系,全面完成所在区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打造“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灌区。
吴建国介绍说,建成后,恢复灌溉面积3万亩,每年可减少渗漏水损失264.7万立方米,新增灌溉效益800万余元。将极大改善当地数万亩药材、油茶、茶叶等经济林的灌溉条件,促进增产增收。
“渠道建好后,我公司这几百亩的鞘蕊苏、金刚藤药材基地灌溉就不愁了。基地将能更好的发挥示范作用,更好的联农带农。”位于石南镇的福人药业药材基地负责人胡仁清充满期待。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石壁水库引水渠维修整治和东冲灌区改造项目是我市补齐大中型灌区灌排工程基础设施短板的重要工程,将有效改善农田供水状况,防治旱涝灾害,促进农业稳产高产,保障粮食安全。近期,我市还抢抓国家增发1万亿元国债机遇,积极谋划申报大中小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5个,计划投资10亿元,改善26万余亩农田灌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