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平台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全省最美护河员鲁一凡:我家就在河边住

作者:咸宁日报 张欢 时间:2024-07-25  稿件上传:市水利和湖泊局

他说,饮水思源,喝淦河水长大,理所当然要认得源头。这个愿望,他想了大半辈子。退休后,他用脚步丈量淦河,走遍12条主要支流和途经的每一座古桥,用镜头记录水清岸绿。他是鲁一凡,62岁的民间护河志愿者,今年6月,省河湖长制办公室表彰的“最美护河员”之一。

近日,记者随行巡河采访,听他讲述与淦河的故事。

“我住在淦河尾,就想亲眼看看淦河头”

淦河是我的母亲河,是咸宁一条了不起的河流——我从小就知道。

我叫鲁一凡,今年62岁,家住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这里位于淦河下游,西临西凉湖,东有斧头湖,原是一个传统渔村。

靠水吃水,捕鱼是村民世代传习的技能。我的父母也不例外,农闲打渔、农忙耕田,守着“一亩三分地”兜兜转转。

农村孩子懂事早。渔民靠天吃饭,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我很早意识到了谋生的艰难。

家里六兄妹,我排行老大,自然分担起家庭的担子。五岁时,我就会下河游泳;十一岁那年,我四年级,已能帮父母挣工分。

每日清晨放牛、挑水草,放学回来就在河边抓鱼鳝。倘若运气好,饭桌上会有喷香的鳝丝面。

等到再大一点,我又学着用各种渔具打渔。春天的鱼,可多!经过一个冬天的沉寂,各种鱼跃出水面,是捕鱼的黄金季节。

到了夏季,采菱角、藕带、莲子;秋冬挖藕,要是挖出一根长藕,高兴得合不拢嘴。一年到头忙得很。

虽然穷,但快乐。记忆中,“家后院”水面宽阔,河滩有绵延的湿地,放牛的时候,仿佛行走在草原。“风吹草地见牛羊”,说的就是我的家乡。

后来,村里的渔民响应政策,弃网上岸。可我一直记得,我是喝淦河水长大的,淦河水养育了我。那水,清冽、好喝,无论时隔多久,我都无法忘怀。

饮水思源,住在淦河尾,我就想亲眼看看淦河头,却因忙于生活一再搁置。

人生短暂,一晃就老了,多年的心愿重新萦绕心头。这一次,我带上相机,独自踏上淦河寻源之旅……

“我绊了一跤,陷入昏迷,把他们吓得够呛”

我是摄影爱好者,打从端起相机以来,就爱拍淦河。2022年,从区民政局退休后,更是三天两头开车往淦河边跑。

我拍摄了淦河沿线的众多红色故居和古廊桥,其中有2座没有被载入县志的古桥,发布在短视频网络。

说来也是缘分。视频引起了市淦河河长办关注,邀我加入巡河队伍。去年8月起,我作为民间护河志愿者,随他们徒步巡河。

第一次巡河,我一路镜头快门不断。同行的负责人建议,要多拍淦河两岸存在的问题,以便督办整治。起初我不大适应——淦河美啊,随手一拍都是美景!

只消一次,便知巡河是件苦差。河岸杂草丛生,有时无路可走,有时路程长远。可我感觉有劲,每月至少一次巡河,从未缺勤。

巡河时,我总是背着摄影装备,加上个人出行时拍摄的照片,已经存了十几个硬盘,成了特殊的“工作日志”。

倒是难为了同伴们,瞧我年纪大,时刻关心我的身体状况。

今年4月,通山县黄沙铺镇大地村巡河途中,我不慎绊了一跤,头朝下栽倒在田垅间,把他们吓得够呛。

那天巡河从村委会起始,淦河穿村而过,我们逆流而行。

出发不久,我惊喜地发现一处名为“聚贤桥”的古廊桥。红瓦顶,木质桥身,饱经风雨洗礼的模样。

我拍了许多桥的特写,又想跑远一点,拍下桥的全景。

我太兴奋了,忘记了脚下。摔倒瞬间,我下意识护住镜头,随后没了意识。几分钟后醒来,只见地面被头砸出一个土坑。我呵呵一笑,顺手拍了张照留念。

大家都劝我止步,我却拍拍身上的泥土,执意走完全程。

我庆幸自己的坚持。随后的巡河中,我们发现淦河东源头比记载中的“三十六人泉”远得多。我自觉不虚此行了。

“我的探秘没有结束,还得继续干活”

7月10日,城区月亮湾段巡河,队伍中来了一位记者,说要采访我。

上午9点,我们从旅游集散中心旁的栈道出发,经孟养浩东路、温泉桥、月亮湾路,到达为民巷入口。全程1.2小时,巡检里程2.54公里。

虽然天热,走不了两步就湿透衣衫,但这条市民夜间散步时常走的路线,是最为轻松的一段巡河路。

恰逢汛期,水退后,两岸留下漂浮垃圾、枯枝杂草。我一一将其收入镜头,忙得顾不上和记者说话,只得又专程采访了一次。

回忆起来,我20岁参加工作,35岁时拥有第一台相机。从那时起,我就利用闲瑕时间学习摄影。然而,“正儿八经”拍摄淦河,还是在退休后。

我查阅资料得知,淦河古称淦水,河流长七十余公里。淦河源远流长,源头分为东西,西出“鸣水泉”,东有“三十六人泉”,都以泉知名。

据传,一部分淦河水自山壁倾泻而下,有的在山腹深处的地下河,隐于溶洞——这在大地村巡河中得到了印证。

这些年,我常常驾车探寻淦河两岸,已记不清去了多少村落。

依稀记得去年冬天,我驾车到通山县黄沙铺镇大幕山村寻找淦河东源头。沿途向几个村民问路,都答:源头在自家村庄。我想,他们或许分不清所以,但无疑都以母亲河为荣。

截至目前,我走过了淦河12条主要支流和途经的每一座古桥,将一幅幅山水画卷收录于《咸安区地名画册中》。今年6月,还被组织推荐,上榜了2023年度湖北“最美护河员”名单。

荣誉不是句点,我的淦河探秘没有结束,还得继续干活。我总有一种使命感,不搞心里不舒服!

记者手记:

家住淦河尾,心系淦河源。日日思君不见君,徒饮一河水。老骥伏枥,初心不舍,而今共护淦河美。采访过程中,鲁老提到淦河寻源的故事,侃侃而谈,眼里有光。同行时,抓拍他的每一张工作照,都堆满笑脸——那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老一辈的精神无需多言,足以让人动容。

责编:王苒宇

十大网赌信誉网站 十大正规赌博平台 十大网赌靠谱网址 澳门威尼斯人 体育博彩 秦皇岛市科技局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网站 六安市水利局 泰州市水利局 南通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