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命之源。水利工程是安全工程,是民生工程,更是发展工程。
湖北省崇阳县四周环山、峰峦叠嶂、愈远愈高,古喻为“天城之乡”。就在这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崇阳县委县政府解决了困扰居民已久的用水问题。
为了这生命之源,到今天,崇阳县已打造建设水库109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水库11座、小二型水库93座。从饮上水到饮好水,从全面覆盖到智慧化管理,一幅幅水利发展画卷在这里有序绘就。
6月13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崇阳青山水库探访,漫步大坝之上,水面碧波荡漾,山峦叠嶂,环境优美恬静。一个个经得起考验、带得来效益的水利公共设施,正无声地守护着崇阳52万老百姓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以及生态安全。
从“喝上水”到“喝好水”
从喝山泉水到喝入户自来水
“之前每到这个季节,打井十多米都没水,现在不一样了,一点不用愁没水用,大家都能稳定喝上放心水、干净水了,我们打心底里高兴!”看着清澈的自来水从水龙头里哗哗流出来,家住崇阳县铜钟乡马桥村一组的村民黄勇向极目新闻记者感叹道。
在太阳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水流顺着一道道沟渠,流到铜钟水厂,经过沉淀、过滤、杀菌,处理过的水又通过管网流往铜钟乡的千家万户。铜钟水厂引水改扩建工程总投资1758万元,于2021年8月5日开工,现已完成1500m^3清水池工程建设、日供水5000m^3一体化净水设备厂家已完成制作,青山复线至铜钟水厂8.6公里引水主管已完成铺设,铜钟水厂至正大集团供水主管4.3公里已完成铺设,已完成工程量85%。
据了解,崇阳县属于季节性缺水,水来得快去得也快。而建设标准高、质量好的水利工程,可以充分利用好每一滴水。青山水库总库容4.3亿立方米,水质优良,是崇阳县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被称为全县人民的“大水缸”。
“水弄脏很简单,但是要弄干净,要能喝,喝得放心真的很难……现在的水压和水量都很稳定。不仅水量提升了,水质也没有落后。”在青山水厂工作了十来年的老厂长王志明向极目新闻记者讲述,崇阳水质一步步提升到如今水平,他成了最直接的见证者。
近年来,崇阳县委县政府、县生态环境分局、水利局、湿地公园管理处等部门形成合力,坚持源头治理与水质提升两手抓,守护着这一汪碧水。通过一系列措施,青山水库水质得到有效改善,2021年9月6日,检测结果显示,2021年1-7月水环境质量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类水域水质标准。
“一泉好水”从青山水厂通往千家万户
水利配套设施即将实现全覆盖
“曾经发生洪涝灾害,水库出现险情时,因交通不便,抢险人员和施工作业车辆不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处置,很多时候心急如焚却束手无策……”回想起曾经的艰难,崇阳县水利局局长张朝晖记忆犹新。
水库要解决的远不止水的问题,为了及时到达,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实现道路硬化。与此同时,实施农村道路硬化工作,既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支撑,也是贯彻落实水利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崇阳县委、县政府以超常规措施、超常规力度,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以钉钉子精神全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水利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同时,还成立了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崇阳县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办法》《崇阳县饮水安全农村供水行业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切实规范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建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领域监督检查长效机制。
为加快适应水利建设领域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保障全县各大中小水库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崇阳县还多方筹集项目资金,建设管理房,配备值班室、控制室、实验室、办公室等,为监督管理工作配上了“导航仪”。目前,全县大大小小水库已有80%实现了道路硬化和管理房建设。系统化、专业化的建设和管理,使得崇阳水利工程如甘露般,悄悄地润泽着崇阳人民的心田。
目前,崇阳县正积极申报省级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认真总结经验,巩固改革成效,促进小型水库管护主体、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进一步落实,加强日常管理,保障水库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
水利监测装上“最强大脑”摄影:极目新闻记者 成昱勋
“智慧水利”为治水装上“最强大脑”
“水的净化全程实行全自动化控制和操作,数字视频系统监控,实现了水处理操作的科学规范和严谨高效,保证每一滴水的安全。”张朝晖一边打开手机当中的监控程序,一边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有了可视化的智慧管理,水利监测就像配上了“最强大脑”,不用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便可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360°无死角监测水库情况。
让农村居民吃上稳定安全的水,为乡村振兴提供稳定的水动力,一直是农村供水改革的重要目标。如今,分散布局在崇阳乡野的中小型水库,都大步迈入管理标准化、精细化时代。
天门观水厂是崇阳县实施的第一批以“超滤膜”为核心制水单元的现代高科技水厂,设计供水规模500吨/天,工程总投资160万元。该水厂从根本上解决杨林、西庄、花园三个行政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包括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水源的可靠性等。从消毒车间、沉淀池、净水池再到最后的送水车间,每一个车间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有条不紊地运作。潺潺流水,奏起了清澈的乐曲,温柔诉说着水厂的故事。
依托智慧信息技术,各监测点信息随时调取查看,为城乡供水装上了“千里眼”。进入新时代,转变饮水安全建设管理的观念和模式,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已然成为百姓的新需求、新期待,也成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新使命。坚持生态优先,长效管护的工作理念,持续深化水库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目前,崇阳各水利工程已基本实现水尽其用、以水养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崇阳县委县政府将重整行装再出发,在一次次的实地调研中、精准施策中,不断提质增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在可预见的未来,崇阳将继续谱写出更绚丽的水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