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罗世喜 钟鹏 李瑞丰 胡三华)近年来,我市通过全流域、全业态、全手段、全生命周期的生态文明建设,高标准推进淦河“百里画廊”建设,扮靓“一河两岸”,打造城市“生态会客厅”,对淦河实行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建设生态之河、美丽之河、富民之河、文明之河。
咸宁台记者赵佳慧: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咸宁城区的龙潭河湿地公园,两年前这里还是周边群众叫苦不迭的黑水沟,经过治理后,昔日的黑水沟变成了如今的湿地公园。初春时节,这里处处水清岸绿、鸟语花香,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到此休闲健身、散步赏景。
龙潭河是淦河的支流,过去,由于泥沙淤积,河床太高,加之周边生活污水直排,加剧了水体污染。2018年,我市筹措资金6.8亿元,启动淦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对龙潭河这样的8处黑臭水体进行整治。通过河底清淤、河道边坡整治、岸边景观打造等综合治理,昔日的黑水沟摇身一变成了自然、生态的城市公园。
市民:以前这里污水治理的不好啊,现在政府对这个民生工程还是做得蛮好。
市民:这几年政府投资很大,把这边环境都搞好了,周围很远的地方都在这散步啊,玩啊,还有星期六星期天小朋友在大人带领下到这里逛一逛,这也是一种享受。
龙潭河的变化是整个淦河变化的一个缩影。淦河全长76.6公里,经斧头湖汇入长江,是咸宁的“母亲河”。淦河水质关系到咸宁百姓福祉,更影响着长江的水生态环境安全,保护“母亲河”,恢复河流生态属性,成为咸宁人民的共同心愿。为给淦河“疗伤”,市委书记、淦河市级河长孟祥伟10次徒步总里程约67公里,从南川水库至斧头湖入湖口段完整巡查,为“母亲河”全程把脉问诊。我市还通过开展沿河建筑、非煤矿山、畜禽养殖等清查整改,整治污水直排口136个,新建改造管网153.74公里、污水提升泵站7座,使淦河水质改善明显,主要指标已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市民:淦河这几年经过这个治理之后,水质有明显的改善。环境越来越友好,两岸经过持续的建设也变得非常漂亮,我们在这里娱乐、运动,心情感到很舒畅。
在恢复河流生态属性的同时,我市还多措并举提升淦河颜值。淦河老西河桥段过去是淦河的肠梗阻,通过水环境综合整治,这里已实现河畅、水清,防洪标准由过去的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现在的50年一遇,河道两岸景观工程正在同步建设当中。在进行截污,防洪治理的同时,去年底,咸安区还启动实施淦河“一河两岸”环境提升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在北起107国道,南止金桂西桥,全长8.91公里的淦河河段建设1条滨水绿廊,3段特色水岸,6大景观节点。
咸安区水利和湖泊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徐一钊:主要进行沿河两岸漫道骑道、园林绿化和市政建设,把两岸打造成市民休闲之地、旅游之地,打造成咸宁的城市“生态会客厅”,让整个淦河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近几年,我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成淦河两岸沿线造林绿化3000亩,建成绿道、生态景观带12公里。同时,按照公园城市的建设理念,沿淦河这条“玉带”建设综合性公园5个,社区公园2个,专类公园2个,小游园45个,淦河“一河两岸”环境明显提升。2020年9月,淦河成功入选“湖北省幸福河湖示范”。
依托美丽资源,打造美丽经济。为把淦河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我市顺势而为将淦河打造成富民之河。当前,我市正在组织编制《“万千百”工程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将淦河作为试点,明确在两年内,乡村旅游客房将达到1390间、做好180桌农家饭、研发18道咸安特色菜。
在淦河上游,南川水库大坝下的南川村,村民唐歌尝试靠淦河“颜值”吃饭。去年,唐歌将自己的三层闲置楼房改造成民宿,可同时接待游客20余人。开业8个多月以来,民宿入住率超过50%。今年春节假期,唐歌的民宿连续七天被订满。
咸安区桂花镇南川村山水别院民宿老板 唐歌:今年,我们不仅仅要在美团、途家,我们也会在抖音、小红书,还有大众点评都会去推广。今后我们还要加大服务能力,包括软件硬件都要升级,争取今年的订房率达到60%到70%。
咸安区桂花镇南川村党支部书记 刘军:目前在农家乐这方面,有6家已经在正常运营。在民宿这一块,发展成熟的有山水别院这一家。同时我们准备把南川乡政府老一条街打造成民宿一条街,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的助力。